首页 分析 求近些年来贵州煤矿水害事故统计数字

求近些年来贵州煤矿水害事故统计数字

中文翻译:

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对策

摘要: 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和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科技的发展方向,并指出了针对我国煤矿现有安全生产形势的对策

关键词: 煤矿安全,现状,形势,对策

1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正在稳定中呈现好转态势,但形势依然严峻,事故多发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2009年,全国GDP达到33.54万亿元,同时也有8.97万人死于安全事故,不到4亿GDP就死亡一个人,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元左右,约为全国GDP的近百分之一。

煤矿的安全形势更不容乐观,2009年的百万吨死亡率虽比2002年下降了8成,但仍达到0.892,这个数字是美国的近100倍,是波兰和南非的10倍。

1.1 煤矿自然条件差 灾害多

1.1.1 煤矿瓦斯大,煤与瓦斯突出越来越严重危险性增加

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严重,如中平能化集团公司所属的13对矿井全部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淮南煤业集团公司所属11对矿井均为突出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

1.1.2 自然发火危险性严重,比例大覆盖面广

据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中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占51.3%,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几乎在所有矿区都存在,因自然而造成煤炭资源的破坏,每年达数10亿元的经济损失。

1.1.3 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个别煤矿十分严重

据统计,1999年17处大型煤矿就发生1377次冲击,最大强度达到里氏4级。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煤矿每年发生各类冲击地压4000多次,震级达一级以上的1000多次,2002年总次数达到了6127次(其中>三级21次),平均每天发生冲击地压十七次,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和城市的公共安全。

1.1.4 煤尘爆炸危险性普遍存在,危害性严重

我国煤尘具有爆炸性普遍存在。原国有重点煤矿有87.4%的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小煤矿中91.35%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其中高达57.71%的具有强爆炸性。

1.1.5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害制约安全生产

我国大中型煤矿中,水文地质属于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25.04%。2006年至2009年,全国煤矿共发生水灾事故160余起,死亡近700人,占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仅次于瓦斯事故。

1.1.6 煤矿热害已成为矿井新的灾害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围岩温度提高,矿井热害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今年的资料统计,70处大中型生产井工煤矿的采掘面最高气温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其中26处超过30摄氏度,最高达到37摄氏度。

1.2 煤矿数量多 大中小并存 差异大

我国煤矿数量多,超过世界上其他主要采煤国家的矿井总数,目前全国共有在建和改建矿井3955处,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82.9%其中3万吨以下的有562处。西南一些地区现有新建和改建扩建矿井平均单井能力仅为7万吨。

我国煤矿的生产能力分散,全国矿井平均资源回收率为45%左右,其中小煤矿仅为15%左右。目前大中小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装备水平低下,抗灾能力差,给安全管理带来困难。

1.3 矿井机械化程度低 安全技术装备不足

据统计,原国有重点煤矿的开采机械化程度75.43%,综采机械化程度59.42%,综合机械化程度15.03%。而原有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全国平均采煤机械化水平还不到40%。

现有煤矿多数矿的监控系统装备不全,尚未实现网络化管理,部分设备功能落后。44处自然发火危险地矿井,尚未建立防灭火系统。66处矿井尚未建立防尘供水管路。不少的矿井没有安设防隔爆设施,即使配备了防隔爆设施的矿井,设置的数量少没达到安全规程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国有重点煤矿的甲烷断电仪、光学甲烷检测仪、甲烷传感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等必备的安全仪器配备不足。有164处矿井50%以上的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数量众多的小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更低,有的根本不具备防御灾害的能力,多数小煤矿仍旧沿用落后淘汰的电气设备,电气防爆性能差,失爆率高。

1.4 煤矿从业人员结构复杂 管理落后

我国煤矿用人过多,农民轮换工等从业人员构成的煤炭生产一线主体,整体文化水平低,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许多企业又不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违章作业现象严重。许多小煤矿的经营者没有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不懂安全,不管安全,不顾安全。根据调查,30万t以上的大中型煤矿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2.67%,大专以上的只占5.44%,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占0.3%。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中,中专以上职工平均每矿不到3人。另有资料表明,在现代化的大型煤炭企业中,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仅占职工总数的2.93%。

目前,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主要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工作,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受管理人员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适应矿井灾害事故的复杂条件,这也是煤矿灾害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2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

2.1 安全生产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煤炭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60%左右,预测2050年将占50%以上,因此,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2000年全国煤炭总量为9.9亿t,2001年11.01亿t,2002年13.9亿t,2004年19.56亿t,2007年达到了25.23亿t,今年将达到31亿t,年增长12.38%。当前,快速增长的经济对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2 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煤矿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时,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突出了“信息化”在这一进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安全生产是煤炭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正确道路上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煤矿灾害事故的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技术水平。

3 针对我国煤矿现有安全生产形势的对策

3.1 切实加强煤炭管理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落实到位。加强监管人员队伍的建设,完善地方监管法规,建议各地相关部门联合执法,避免执法活动中出现的违法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府监管形象。坚决关闭政府责令整顿关闭的小煤矿,杜绝事故发生的隐患。

3.2 切实加快推进煤炭企业整合

国家要通过资金投入、资源转让等政策,鼓励地方政府支持大企业和中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大企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以煤炭资源整合、安全整治、技术改造等为契机,将部分有潜力的小煤矿改造成大煤矿,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矿井,带动全行业安全水平的提高。通过多企业组建集团化大企业的思路实现更专,更精的行业龙头性企业,为保障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夯实的基础。鼓励强势企业采取金融手段整合小规模企业,即实施管理强矿战略。

3.3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用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安全发展煤矿瓦斯重大事故防控、煤矿事故应急救援等重大研究项目,研发集成先进技术装备,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研发、集成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发展教育、加强培训,化解安全专业人才危机。继续扩大煤炭院校煤矿主体专业招生规模。同时,还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小规模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并对这些企业管理者进行先进的科学系统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zx/fx-zx/741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