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华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公司)为上市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各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

华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公司)为上市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各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

华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公司)为上市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各年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按净利润的10%和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该公司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递延法。2004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为2005年4月20日。该公司2004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05年4月20日完成。华美公司2005年1月1日至4月20日,发生如下会计事项

(1)华美公司于2005年1月3日因企业管理不善引起一场意外火灾,造成公司一生产车间厂房被烧毁。根据账面记录,被毁厂房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80万元。对于火灾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同意给予70万元的赔款,其余损失(不考虑被毁厂房清理费用和残值收入)由企业自负。

(2)华美公司于2005年1月25日收到一批退货,该批退货系2004年11月销售给甲企业的某产品,销售收入2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42.5万元,结转的产品销售成本200万元,此项销售收入已在销售当月确认但货款及税款于当年12月31日均未收到。2004年年末华美公司对应收甲企业账款按5%计提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的0.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在税前扣除)。退回的产品已入库。不考虑运杂费等其他费用。

(3)华美公司于2005年1月31日发现2004年漏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20万元。

(4)另外,华美公司200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金额中包括华美公司2002年1月1日对乙公司的90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该投资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30%,采用成本法核算,并于2003年、2004年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万元和15万元。根据有关资料,乙公司于2002年1月1日由华美公司等三方共同出资设立,资本总额即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从2002—2004年,乙公司股东权益变动除净利润因素外,无其他变动事项;乙公司2002年、2003年、2004年三年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00万元、100万元和150万元,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0%。华美公司从2005年1月1日起对该项股权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

要求

(1)根据(1)(2)(3)编制华美公司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华美公司2005年1月1日起,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因追溯调整,对华美公司2005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的影响净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华美公司2005年1月3日发生的火灾属于非调整事项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0
累计折旧8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0
借:其他应收款700000
营业外支出5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0
(2)销售退回属于调整事项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2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款)425000
贷:应收账款2925000
借:坏账准备2925000×5%=146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146250
借:库存商品200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20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50—200—2925×05%)×10000×33%]=1601737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1601737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4343625
贷:递延税款(2925×5%—2925×05%)×10000×33%=434362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7012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370125
(2500000—146250—2000000—16017375+4343625=2370125)
借:盈余公积2370125×15%=3555188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555188
(3)属于重大会计差错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200000
贷:累计折旧200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66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66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4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34000
借:盈余公积201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100
(4)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核算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
对华美公司2005年12月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的影响净额=8375×10000×85%=711875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37500
递延税款1625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37500×15%=125625
贷:盈余公积125625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zx/10227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