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规 孝义市转型成功的原因

孝义市转型成功的原因

在面临环境容量、产业政策及部分乡镇资源枯竭等诸多压力的大背景下,孝义市早在2007年就在全省率先系统地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路,以放眼全球的眼界学习借鉴了部分城市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在国际国内的对比中确立了自己的定位。他认为:孝义市的转型发展第一是要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从发展粗放型、高能耗的企业向上马低能耗、高附加值的规模化企业转变,打造世界一流的煤化工基地;第二,转型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要走集约化、产业化的路子,由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高阳农业园区盛义酒业、惠农淀粉、下栅铭信禽业都是带动性很好的农业龙头企业;第三,转型发展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煤化工产业发展物流业,为第二产业提供生产性服务,通过高中全部集中城区办,建设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举措,打造孝义的教育品牌,积聚人气,增加城市人口,带动生活性消费;第四,转型发展就是要加强城市功能型设施建设,实现生态转型。通过实施大造林、大绿化、集中供热、天然气入孝等工程,建设宜居城市。

孝义转型发展好不好啊?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孝义市是山西的缩影。“悍马多少辆”、“北京买房多少套”曾经是那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孝义的煤老板们曾经那样神奇。如今,完成了产业发展和资金积累的煤老板们,如何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寻找自己的坐标?成为他们亟待思考的问题。转型之路又是探索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更有泪水…… 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   孝义市是山西的一个缩影。孝义市名源于中国唐代孝子郑兴 “割股奉母”的典故。该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非常丰富,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94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2.8%,探明储量为90亿吨,还分布有铝、铁、石灰石等数十种探明储量的矿产。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底,孝义市累计生产原煤21亿吨、洗精煤10亿吨、焦炭5亿吨。2009年3月,孝义市被列为我国第二批、山西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   孝义市的奋力前行带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光环: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孝义市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中国百强”的三段式跨越。2006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位列第96位,实现了“中国百强”的宏伟目标。2007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前移至第88位。2008年GDP突破200.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3.5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但是漂亮的光环背后却是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2004年后的连续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十强县”,经济指标排在前面的孝义市却榜上无名,原因是环境指标“一票否决”;2006年,省环保局对我省两个县市实施“区域限批”,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孝义市是其中之一。社会传言:“连续多年,因环境污染,孝义没有验出一个合格的新兵。”面对这种尴尬,孝义市委书记在思考、市长在思考、孝义的决策层都在思考……“限批”虽无情,传递的却是社会要求孝义经济转型的信号。传言虽不实,反映的却是老百姓对生存环境的不满。   事实上,孝义市早在谋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2年,孝义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课题调研;2003年,孝义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形势逼人,不做不行。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认识成为共识,孝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2006年10月,对于山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高度,描绘出了山西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在“新山西”的蓝图中,孝义市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目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这是2008年在孝义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张旭光市长反复阐述、与会人员反复讨论的核心内容。转型发展成为孝义市的必然选择,而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恰逢其时。   经过多年的过度开采,如今的孝义已经进入矿产资源衰退期。加上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孝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有50个村因资源枯竭、煤矿关闭、土地塌陷荒废而导致村民无业可就、无地可种。据该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孝义全境945平方公里内,因采煤而导致的土地塌陷达169平方公里,10个乡镇、295个村、53100户约20万人的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长年累积的煤矸石高达上亿吨,煤矿废气、废水、废渣既污染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孝义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某种程度上说,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孝义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说。   这一“逼”,“逼”出了思想的大解放,“逼”出了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逼”出了改革创新的发展机制,“逼”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包括产业转型、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煤炭安全生产,总投资412亿元的247个转型项目规划出台。   路是走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煤老板们瞄上现代农业   尽管孝义众多的煤老板 “集体失声”,纷纷退居二线,但在百强县的舞台上依然你来我往,农副产品第一次挑起了大梁,唱上了主角。以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大型现代化农业项目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孝义的这篇由“黑”变“绿”的大文章同样抢眼。在孝义,一些当年的煤老板瞄准农业大展身手,但是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艰辛。   走进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育苗基地,一株株柏苗挺立在一个个外形凹凸不平的柱形容器中,绿油油、齐刷刷、一排排、一列列,按照植株的高低摆成一个个方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威武而雄壮。当地人说,这是今春刚从陕西杨凌引回的新项目,50万元的投资,一年后的回报为投资的10倍。   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当地煤老板转型的“试验田”。在这里你可以找见“华丽转身”的标本,也可以发现正在“探索转身”的“学生”,甚至能发现“转身失败”的典型。孝义市农业局表示,正是由于近年来孝义的煤老板们纷纷从煤焦领域转型到现代农业,所以该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才能从无到有,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4个之多。   孝义市在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了核心带动、开发延伸、辐射周边的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发展企业12户,这些企业的产品达60余种,其中16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批入园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9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深加工18种农副产品,带动种植面积57万亩,带动农户近40万户,使农村富余劳动力4500人就业。   投资1.07亿元的山西惠农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今年投产后,每年可销售收入3.1亿元。虽然前一段时间的一场大雪导致管道阀门冻裂、蒸汽车间出现故障、化氧树脂都被冻死了,企业停产几天,但该公司的董事长郭治山 (以前是煤老板)谈起由“黑”到“绿”的转变仍然信心十足。煤老板当起了“鸭司令”   2009年初,孝义市引进了一个“市场宠儿”,这个“宠儿”的知名度正在变得家喻户晓:樱桃谷SM3,它是由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铭信公司)年轻的董事长薛宇铭引进的。   前几年,薛宇铭还是个搞煤化工的煤老板,如今与樱桃谷SM3结缘,变成了“鸭司令”。   樱桃谷SM3是英国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高、抗病力强、区域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可饲养。   铭信公司的生态肉鸭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是孝义市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可生产30大类、130多种规格的鸭类制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产品销往10多个省(市、区)。铭信公司是“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但这个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却在为资金、人才等诸多问题发愁。   铭信公司在一份给政府的汇报材料中提到,由于农业投入高、投资回报较低、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虽然在创建过程中,铭信公司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获得一定的资金,但目前在资金流动上仍有较大的缺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铭信公司还称,目前,企业在专业人才招聘、培养方面也遇到了瓶颈。   谈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孝义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无论是人转业,还是企业转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帮扶铭信公司发展,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为铭信公司出台了两个文件,并专项奖补铭信公司500万元,安排500万元奖补养鸭小区建设,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才加快了企业家的转型。” 立足“小杂粮王国”生产“保健米”   山西被称作“小杂粮王国”,但是在粮食深加工领域还做得不够大,但在孝义市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煤老板出身的孟庆巨可谓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2005年,孟庆巨的旺达公司正式从洗煤转产至农副产品开发。“开洗煤厂的时候,每天弄得黑乎乎的,虽然经营农副产品赚钱来得慢,但是我赚一千万比别人赚一个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要高得多。”孟庆巨说。   孟庆巨和北京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出新的产品“保健米”,这是一种以各种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筛选、粉碎、加热、挤压成形的新型营养合成米。这种米的样子酷似大米的形状,吃到嘴里富有弹性,有别样香味,这种全国首创的“大杂粮仓”速食“保健米”已取得了国家专利产品证书。   孟庆巨的旺达公司先后与周围9000多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等到粮食作物成熟后,我们再将这些粮食回收上来,政府部门补给公司约8万多元。”孟庆巨称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农副产品的生产。   孝义市政府对农副产品的生产非常“照顾”,孟庆巨前期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政府就给予5%的基建鼓励金。而对其他农副产品和加工企业,孝义市政府也会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   “只要企业每前进一步,政府都会给予巨大的鼓励和支持。”孝义市新闻办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前五年入驻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的企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如数返还所交租金的优惠措施,这对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利”。要建设山西的“华西村”   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马力农经历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出生于孝义市东盘粮村的马力农,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从孝义市走出,在省城工作,这在东盘粮村人的心中是了不起的。但是,马力农不满足。1994年,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引资500万元回到家乡办厂创业。   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建学校、修油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搞了山林绿化、资助贫困学生400余名。多年来,他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   2008年12月在换届选举中,马力农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角色转变仅仅半年时间,东盘粮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力农上任后,首先按照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成立了东盘粮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去年腊月,仅仅10多天时间,全村3000多亩耕地全部顺利流转到公司。从今年2月14日开始,“两委”干部协助农业公司连续奋战70多天,打深井、修渠道、修道路、栽树木,复垦土地200多亩。3000多亩耕地已灌溉完毕并全程采用机械化喷药、播种。现在,东盘粮村正在进行绿色蔬菜基地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预计年生产绿色蔬菜30万公斤。   “以东盘粮村为起点,如有可能,我要兼任周围7个村的村主任,目标是建设山西的‘华西村’。”这是马力农描绘的新蓝图。利用高科技实现由“黑”到“绿”的转变   在太原市双合成的便民早餐车上,你可以尝到鲜美的燕麦豆浆;在省城各大超市,你可以买到燕麦益生乳等系列产品,但你也许不知道,生产这些产品的老板就是孝义市当年的煤老板。   家住孝义市的田向东以前是个煤老板,后来“换”了身份,成了山西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禾公司)董事长。20多年前,田向东“下海”,先后在汽配、汽修、洗煤等行业打拼。从煤海里淘来发展资金后,便筹资2000万元成立了金绿禾公司。公司的5个股东中有3个就是当地的煤老板,他们联手把山西燕麦做成了一篇大文章,研发的燕麦综合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说起由“黑”转“绿”,田向东深有感触:“以前,人们把目光都盯在了煤焦生产上,为此而暴富的人不在少数。对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使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 ‘短腿’,那挖完煤干什么?”田向东曾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经过调研,他发现山西是燕麦的生产大省,吕梁市是山西燕麦的集中生产区。燕麦自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营养指标居我国九种小杂粮作物之首。能不能围绕优质燕麦产品,大力发展燕麦深加工呢?田向东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开始了行动。他针对市场上燕麦保健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特点,尤其是燕麦的深加工研究少的现状,把他的金绿禾公司定位在研发燕麦系列产品基料及深加工上,产品要达到适口性、方便性和主食化,解决杂粮食品口感差、加工难的问题,突破杂粮产品深加工中的瓶颈。   为保证原料品质,金绿禾公司建设了3000亩燕麦有机种植示范基地、50亩良种繁育基地;为增强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新建了研发室、实验室、中试车间及相应配套设施;为加强公司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及时将所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并使得该专利实现产业化生产,他们引进各类技术开发人员36人,先后与武汉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   经过一番拼搏,金绿禾公司拥有了人才,提高了研发水平,生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ma/fg-ma/1914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