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煤炭 钢材市场的前景如何?

钢材市场的前景如何?

中国钢材市场前景依然光明

2006-3-14共有 人次浏览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旺盛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中国钢材生产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05年前11个月,我国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

中国钢材产量跃上3亿吨台阶,一方面,虽然数量很大,相当于美国和日本钢产量的总和,占全球钢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强,但由于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消费量并不多,不到300公斤,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600公斤以下水平,这就意味蕾很大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从今后10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传统工业化进程还存继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各项基础设施和城镇公用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中同劳动力质高价廉,明冠的竞争优势将使得中国全球机电加工业(主要耗钢工业)的中心地位获得巩固与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增长,即本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和城镇化所引起的绝对性增长,以及世界机电产品加工中心在中国形成所引起的转移性增长,由此而产生的旺盛需求,决定了中国钢材产量在跃上3亿吨台阶后,也还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并不会就此打住,马上开始进入“下坡路”的进程。

当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对比基数逐步扩大的缘故,中国钢材产量在跃上3亿吨台阶以后,其增长水平将逐步放缓。应该说,到2010年之前,中国钢材产量不大可能一直保持在10%,甚至20%的年增长率,但平均5%左右的年增长速度还是可以实现的。

纵观全球钢铁工业,世界三大产钢国和经济体:美国、日本及欧盟部是在粗钢生产能力超过需求的50%(如需求1亿吨,已建成能力1.5亿吨)之后,才开始产量增长停滞,并且进入下降的进程,逐步地由数量扩张转向品种和质量增强。

从中国目前的钢材供求关系来看,住今后苦干年内(到2()10年)中国钢材的全口径消费量(含国内产量重复计算和出口,下同)将逐步增加到5亿吨的规模,而到2006年,中国已经建成和即将建成的粗钢和钢材的生产能力也大约在5亿吨左右。虽然在时间段上存在阶段性过利,但如果今后中国钢材产能能够暂缓量地扩张,保持相对稳定,供需关系还是可以大体吻台的,即便有些过剩,也远没有达到两方发达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产能超出需求50%的水平。从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巾国钢材市场前景依然光明,5亿吨的粗钢及钢材产能是需要的(包括出口),也是完全可以消化的,不会由此产生大量钢铁企业倒闭的灾难性局面。对此,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止确的战略估计。

基于以上认识,到2010年之前,中国钢材市场的发展战略方针应当是:发展、控制、转向和提高。

1.发展。其主要有两个方面:国内市场方面要继续扩大内需,要继续加强能源、电力、交通和城镇公用设施建设;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增长,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继续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法定最低工资水平和低保收入水平,以增强国内购买力,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它要求保持当前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宜出台新的、进一步的紧缩措施,如提高金融机构利息、加大房地产闸门的拧紧力嚏等。

国际市场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钢材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巩固和开拓境外市场,不要轻言放弃。当然,中国钢铁工业要建立在满足内需为主的基础上。产品出口也要逐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而生铁和钢坯的出口应当基本停止。因为高附加值产品价格是低附加值产品价格的3~6倍,这样,我们以差不多的资源消耗,可以实现大得多的加工效益。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调控,避免出口国和出口月度过于集中,引起与进口国的贸易摩擦。国家有关部门在出口税收方面,要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如对生铁和钢坯出口征收关税,对板材类产品出口不征、少征出口关税等。

2.控制。经过连续多年的投资建设,中国粗钢和钢材生产能力到2006年都将达到5亿吨的规模,从整体数量来看,完全可以满足今后一段时期钢材消费的增长要求。因此,在今后5~10年内,一方面,中国钢铁工业大规模的数量扩张应基本告一段落,不宜再上新的数量扩张性项目,坚决贯彻总量倥制的方针,避免出现严重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钢材消费还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对于国内钢材生产总量的控制也不宜过紧,耍留有余地,保持供给略大于求的状态。

3.转向。在控制中国粗钢和钢材生产总量的同时,要将钢铁工业的主要投资方向转向改善结构、提高质量和降低消耗上来。虽然中国钢材产、需还未达到严重过剩的地步,但也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训,及早转向抓品种和质量上来,加快迈向钢铁强国的步伐。在这方面,越早转向越主动。

4.提高。主要是提高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今年上半年,随着中国钢材产量的提高,产业集中度反而下降,钢铁产能进一步分散。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会员企业产钢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6个百分点。为此,要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推进联合重组,鼓勋大型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劣势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jg/mt-jg/847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