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长得像多肉的植物(长得像多肉的植物叫什么)(花艺)

长得像多肉的植物(长得像多肉的植物叫什么)(花艺)

长得像多肉的植物叫什么

总的来说跟奥普琳娜比较相似的多肉目前大概就是这些品种,其它的多肉则跟它有明显的区别。虽然颗粒多了生长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作为观叶为主的多肉植物,本身就不需要它们长的过快,小巧精致的形态才是其精髓所在,这种生长在瓦房上像多肉的植物,它的名字叫瓦松,别名瓦花、瓦塔等瓦松是一种既能耐寒又能耐热的植物,它冬天在零下20度的低温条件下能生长,夏天在40度高温天气也能生长,这的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植物,生命力实在太强了。

农村瓦房上长的像多肉的东西是什么?有没有用?

对于出生在70年代和80年代的农村人来说,许多人可能都见过这种生长在瓦房上外形酷似多肉的植物,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而已。这种生长在瓦房上像多肉的植物,它的名字叫瓦松,别名瓦花、瓦塔等瓦松是一种既能耐寒又能耐热的植物,它冬天在零下20度的低温条件下能生长,夏天在40度高温天气也能生长,这的确是一种了不起的植物,生命力实在太强了,

瓦松其实是也是有用处的,下面我来说说瓦松的用处。做观赏植物瓦松因为外形酷似我们常见的多肉植物,所以,可以把它移栽公园或者房前屋后的石坡上,用来做观赏植物,用来入药瓦松也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止血以及伤口恢复的作用。但是,瓦松含有大量草酸,有小毒,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瓦松入药,切不可盲目服用,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什么多肉长得像奥胖?

感谢花友“金凤174573361”的邀请!什么多肉长得像奥胖?奥胖也就是奥普琳娜,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它在控养的状态下叶片短而肥厚,看起来非常的胖。奥普琳娜是景天科风车石莲属的多肉植物,其叶片呈长匙型,叶面略内凹,叶背有龙脊线,前端斜尖,没有明显的叶尖,整株披有一层较厚的白霜,株形呈松散的莲座状排列,平常叶色为粉粉的淡蓝色,在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叶片会变成淡粉红色,非常漂亮,

景天科多肉很多都是杂交品种,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些品种长得很相似,而跟奥普琳娜长得很像的多肉也有,比如说下面这些:其一桃花源。它应该是奥普琳娜的杂交品种,所以两者长得非常的像,在某些状态下甚至根本无法有效地区分开来,但假如两个品种都养过的话,就知道桃花源株型比奥普琳娜小,出状态时颜色偏红,同时叶片更尖更窄,

奥普琳娜算是大型多肉品种,其单头可以轻轻松松的长到15厘米以上,而出状态的时候颜色则偏紫,同时叶片也要宽一些,钝一些。另外奥普琳娜叶片上的白霜也更加的厚实,桃花源的叶片则只是覆盖着极薄的一层白霜,上图为桃花源,下图则为奥普琳娜。其二紫丽殿,它是一个非常冷门的多肉品种,养的肉友非常少,但它在刚刚上色的情况下确实跟奥普琳娜很像,加之叶形也差不多,没有养过的肉友就特别容易脸盲。

不过等紫丽殿再继续晒太阳就好区分了,因为它最终会变成紫红色或者是紫褐色,不像奥普琳娜一样会一直维持着粉紫色的状态,其三霜之朝。它大多数情况下跟奥普琳娜还是不像的,毕竟其叶片上的白霜实在是太厚了,不过若是养护环境光照不足的话,那在霜之朝和奥普琳娜都没有状态,或者是出现轻微徒长的情况下,它们就变得难以区分了,

但只要使劲晒太阳,两者的区别就会越来越大:霜之朝会越变越白,然后白色中又带点粉;而奥普琳娜则是慢慢地变成淡粉红色或粉紫色。其四白雪女王,之所以将它摆在最后面来说,是因为它只在出状态的情况下颜色和奥普琳娜比较像,而它们的叶形区别还是蛮大的:奥普琳娜叶尖比较钝,而白雪女王则有锋利的叶尖。总的来说跟奥普琳娜比较相似的多肉目前大概就是这些品种,其它的多肉则跟它有明显的区别,

家里刚养一盆长的像荷花花胞似的多肉是什么名字多肉?

感谢肉友“宁静致远3403698862386”邀请!家里刚养一盆长的像荷花花胞似的多肉是什么名字多肉?题主你说这么长一串,你倒是上个图啊!我去!你这个问题提的太抽象了,还不如直接上个图,或许我一眼就认出来来了,就这样的文字描述,起码可以列出几十种多肉来,因为月影系和花月夜系的很多多肉秋冬季节出状态的时候叶形都是紧致包裹,犹如荷花的花苞一般,比如说水莲、沁心、莎莎女王、花月夜、迈达斯国王、月光女神、织锦等等。

而且花月夜还有一个优选品种名字就叫荷花,长的自然也像荷花!荷花,景天科拟石莲属多肉植物,花月夜的优选品种,其叶片肥厚,呈长匙形,叶面略内凹,叶背光滑,圆弧状凸起,没有龙脊线,前端斜尖,有尖锐的红色叶尖,株形为标准的莲座形,整株披有一层较厚的白霜,平常叶色为黄绿色,叶缘带有红边,在光照充足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叶片前端会变成漂亮的粉红色,同时叶缘的红边也会变得更粗更明显,整棵植株看起来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故而得名荷花,

不管是上面出状态像荷花的多肉品种,还是本来名字就叫荷花,长的也像荷花的荷花,它们的养护难度都不高,栽种时使用疏松透气且排水良好的颗粒土就行了,但为了让它们更好的度夏和出状态,建议颗粒比例最好提高到60%-70%左右,特别是南方地区,因为空气湿度比较高,70%以上的颗粒比例算是最好的选择。虽然颗粒多了生长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作为观叶为主的多肉植物,本身就不需要它们长的过快,小巧精致的形态才是其精髓所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煤炭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mtxh.cn/bk/405101.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Anita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